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专家经验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指南->专家经验->正文

教师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网上直播授课的十个“有没有”

时间:2020年02月15日 10:09    来源:    作者:清华大学 冯鹏 杨扬    阅读:

面对全面采用进行网上直播授课的新要求,土木系冯鹏老师和生命学院杨扬老师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同一堂课”的实际体验以及直播测试的经验总结,提出了教学准备的十个“有没有”,供各位老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参考。
两位老师指出,最重要的“有没有”是教师有没有教学方式转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决心。面对疫情不停课,全面推进线上授课,这样的调整和转变并不是被动的,而是学校迎难而上,借此机会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创新的重大举措,注定会成为清华历史上标志性的一项工作。这条”有没有”应该是第0条。

针对具体的教学工作,提出十条“有没有”的检验准则。

1.有没有针对直播授课进行预先测试

教师在演练和测试时是否考虑到自己教学环节中的必需步骤,比如与学生互动、课堂答题、板书等。是否能发现很多问题是光看视频没法办法解决的:比如操作中的技术细节;网络卡顿;部分学生遇到网络问题等等。是否和助教有严格有效地分工,保证授课过程的顺利进行。

2.有没有针对直播授课更新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

45分钟对于在线授课时间过长,因此需要把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建议形成不超过20分钟的小节,每一小节都应该有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并让学生知晓。每小节建议有预习考核、主题陈述、 知识点定位、 相关回顾、关键知识点讲解、小结、弹幕投稿集中反馈、 即时考核与反馈等环节。

3.有没有针对直播授课调整教学资料

原有的PPT在网上平台的播放效果会出现差别,原来的文字、图片、视频、动画能否正常显示、是否够大,都需要进行检查。网上直播教学的PPT字应该更大,条目需要更清晰。教师是否对直播教学有备案,比如自己录制教学视频。

4.有没有要求课前预习和进行预习考核

预习是网上直播教学的必要环节,网上教学需要学生有目的性地听和看。预习的内容需要有选择,不宜过多,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关键概念的初步印象,教学过程是把印象提升到认识的过程。教师可以发送预习课件、MOOC视频等等。

5.有没有师生同时实时在线课堂教学的仪式感

在授课直播时间内要保持不受打扰的环境条件,保证网络畅通,学生尽量使用耳机,老师尽可能使用消噪麦克风。尤其使用手机时,要避免外来电话的打扰,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通过直播课堂仪式感强化参与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保证录播或上课内容有其他渠道的情况下,允许学生不参加直播授课,但是也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检测。

6.有没有实时提问和实时回答的机制

学生有问题时,应该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提出,并能借助不同的教学工具及时反馈。问题少可以即时反馈,问题多可以收集汇总后在课上统一回答。可以用弹幕,也可以用微信群。学生应参与在线展示的环节,可组间互评等方式提高学习参与度。各自视频会议和雨课堂的分组功能都可以实现很好的小组互动。另外,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教师是否考虑到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网速的影响,语音互动要慎重,或者结合其他互动方式。

7.有没有“讲完就测”即时检查教学效果和“测完补刀”

讲完重要知识点要对学生进行检测(通过雨课堂或者对学生提问),测后应根据结果进行反馈。另外,这里也可以和预习结合,即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

8.有没有能随时提供答疑共同学习的师生交流群

直播授课过程中有没有和学生沟通的快速渠道,特别是技术性问题。在课后提供即时、畅通的教学交流讨论渠道是直播授课的必要补充,建议建立微信群进行教学交流。另外,MOOC讨论区和网络学堂也是很好的辅助方式。

9.有没有紧扣教学目标的线上课后作业以及检测学生课后自学效果的机制

线上作业的意义在于实现一对一的交流,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投稿,网络学堂提交或者MOOC讨论区进行。线上教学对学生自学要求提高了。当全面采用线上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自学做出要求,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缩短“教-学”反馈的周期。

10.有没有提供丰富的拓展学习参考资料
为学生提供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和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对学科前沿类课程网上学习资料比课本更重要,比如MOOC,其他视频链接,参考文献等。